-
在使用 VLESS + TCP + Reality 的时候,Reality 偷自己和偷别人的区别是什么? Reality 协议本身到底做了哪些事情?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Replies: 2 comments 1 reply
-
我帮你问了下grok,他是这么回答的 一、Reality 偷自己和偷别人的区别 偷自己(Self Impersonation): 定义:使用自己的服务器和域名(即你控制的域名)作为 Reality 的伪装目标(dest 和 serverNames)。 你需要拥有一个合法的域名(例如 example.com),并通过 Let's Encrypt 或其他方式获取有效的 TLS 证书。 优点: 完全控制:你拥有域名和证书,可以确保配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缺点: 需要购买和维护域名,以及配置 TLS 证书,增加了成本和复杂性。 适用场景: 适合有技术能力和预算的用户,希望长期稳定运行。 偷别人(Others Impersonation): 定义:使用第三方网站的域名(例如 www.google.com 或 www.amazon.com)作为 Reality 的伪装目标。 在 Reality 配置中,dest 和 serverNames 设置为第三方网站的域名(如 www.google.com:443)。 优点: 无需域名:不需要自己购买域名或配置证书,降低了设置成本和复杂性。 缺点: 依赖第三方:目标网站的 TLS 配置或 IP 变化可能导致连接不稳定。 适用场景: 适合不想购买域名的用户,或者在高审查环境下需要快速部署。 关键区别总结: 控制权:偷自己完全控制域名和证书,稳定性高;偷别人依赖第三方,变化不可控。 选择建议: 如果你有域名和证书,推荐“偷自己”以确保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Reality 协议的功能与工作原理 核心功能: 消除服务器端 TLS 指纹: 传统 TLS 代理的服务器端 TLS 实现(如 Go 的 crypto/tls 库)可能有特定指纹,审查系统可通过指纹识别代理流量。 规避 SNI 白名单限制: 在某些地区(如中国部分 ISP),审查系统通过检查 TLS Client Hello 中的 SNI(Server Name Indication)字段来限制流量,仅允许白名单域名通过。 保持前向安全: Reality 保留了 TLS 的前向安全(Perfect Forward Secrecy),即使会话密钥泄露,历史数据也无法被解密。 防止证书链攻击: 传统 TLS 代理可能因证书链不完整或不匹配被识别为代理。 支持 uTLS 指纹模拟: Reality 结合 uTLS 库,模拟主流浏览器(如 Chrome、Firefox)的 TLS 客户端指纹,使客户端流量更难被识别。 工作原理: 服务器端: 服务器配置中指定伪装目标(dest,如 www.google.com:443)和相关参数(如 serverNames、privateKey、shortIds)。 客户端: 客户端发起 TLS 连接,发送 Client Hello(SNI 设置为伪装域名,如 www.google.com)。 伪装过程: 审查系统看到的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 TLS 握手,SNI 和流量特征与访问目标网站(如 www.google.com)一致。 关键技术: uTLS:模拟主流浏览器的 TLS 指纹(如 Chrome),使客户端流量更真实。 技术优势: 高伪装性:流量与访问合法网站的 HTTPS 流量几乎无区别,规避深度包检测(DPI)和指纹识别。 局限性: 不支持 CDN:Reality 基于 TCP 直连,目标网站若使用 CDN,会导致数据转发到 CDN 节点,影响连接。 三、总结 偷自己 vs 偷别人: 偷自己适合需要稳定性和完全控制的用户,但需要域名和证书。 Reality 协议功能: 通过伪装目标网站的 TLS 握手,消除服务器指纹、规避 SNI 审查。 推荐配置: 推荐使用 VLESS + TCP + Reality + xtls-rprx-vision,结合 uTLS 指纹(如 Chrome),选择知名网站(如 www.google.com)作为伪装目标。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月经问题,在该 repo 搜索两年前的信息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月经问题,在该 repo 搜索两年前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