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ommit 894a997

Browse files
authored
Initial commit
0 parents  commit 894a997

File tree

90 files changed

+5896
-0
lines changed

Some content is hidden

Large Commits have some content hidden by default. Use the searchbox below for content that may be hidden.

90 files changed

+5896
-0
lines changed

.github/analysis.sh

Lines changed: 41 additions & 0 deletion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
@@ -0,0 +1,41 @@
1+
#!/bin/bash
2+
3+
# Exit on any error
4+
set -e
5+
export OPENAI_TEMPERATURE=0.7
6+
7+
# Create results directory if it doesn't exist
8+
mkdir -p results
9+
mkdir -p index/
10+
11+
python .github/scripts/toc/independence_info.py
12+
cp independence_repo.json results/independence_repo.json
13+
14+
python scripts/analysis/download.py
15+
16+
echo "Download complete."
17+
18+
# Process each search_index.yml file
19+
for index_file in index/*/search_index.yml; do
20+
# Extract the [name] part from the path
21+
name=$(basename $(dirname "$index_file"))
22+
23+
# Create output path
24+
output_file="results/${name}_analysis.yml"
25+
26+
echo "Processing $name..."
27+
python .github/scripts/file/analysis_search_index.py \
28+
-i "$index_file" \
29+
-o "$output_file"
30+
python scripts/analysis/basic_report.py \
31+
-i "$output_file" \
32+
-o "docs/数据统计/${name}.md"
33+
done
34+
35+
echo "Analysis complete. Results saved in results/"
36+
37+
python scripts/analysis/merge_index.py
38+
39+
python scripts/generate_homepage.py
40+
41+
echo "Merge complete. Results saved in index/combined_index.yml"

.github/bak/about.md

Lines changed: 72 additions & 0 deletion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
@@ -0,0 +1,72 @@
1+
# 关于我们
2+
3+
**性与性别多态计划**(又名 **多元性别中文数字图书馆**)创建于 **2024 年**,致力于收录、保存并展示与多元性别相关的所有中文资料。我们关注跨性别、非二元性别、间性人,以及其他打破传统二元性别认知的多元群体,包含数十万份相关资料。作为一个非营利、开放共享的数字图书馆,我们希望在日益严苛的审查环境和不断消逝的中文数字世界中,守护多元性别社群的宝贵记忆与经验。
4+
5+
## 我们的使命
6+
7+
- **记录与保存**:为所有与多元性别相关的中文资料提供一个安全、系统的存档空间,包括个人故事、医疗资源、法律政策、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
8+
- **传承与分享**:以公开、可检索的方式向学界、社群及公众开放,为多元性别研究提供参考,也为当事人及支持者提供一个自我表达与交流的平台。
9+
- **多样性与包容**:秉承“多态(Polymorph)”的理念,包容从 mtf/ftm 到非二元、CDTS、间性人等各种身份与表达,让性与性别的多元性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10+
11+
## 建馆背景
12+
13+
在数字时代,海量宝贵的多元性别故事、医疗经验、法律案例与社会动态,常常因平台关闭、审查升级或个人账号被删而湮没。随着中文互联网生态的变迁,许多跨性别者、非二元群体的声音也逐渐消失。我们相信,**保存总比遗忘好**——唯有记录下每一份经历与文献,未来才有可能看到真实的历史原貌。
14+
15+
## 主要功能与特色
16+
17+
1. **多元内容收藏**
18+
我们的资料库涵盖跨性别医疗信息、社会新闻档案、法律政策解读、学术研究文献、变身文学与小说、性转与伪娘漫画等不同主题。无论是科普性资料还是个人经验分享,都能在这里找到相应的归档。
19+
同时,为响应不同读者的研究兴趣,我们根据内容特点进行初步分类与标签标注,帮助访客更高效地检索并理解多元性别及其文化背景。
20+
21+
2. **成人与限制级子社区**
22+
23+
我们理解在多元性别领域内,部分作品或记录含有成人元素,可能涉及变身文学的限制级篇章、扶她与双性题材、Eunuch 相关文献、以及其他需要谨慎阅读的内容。对此,我们特别在“多元性别成人图书馆”子社区中集中存放这些具有成人向或限制级特征的资料,并设置了相应的访问说明。
24+
这一做法既便于有相关需求的读者进行学术或兴趣研究,也确保一般访客在浏览主站时不受过度干扰。我们严禁任何涉及儿童色情的内容,若发现违规情形,会立即采取删除及封禁措施。更多内容请访问 [cdtsf.com](https://cdtsf.com)[github.com/cdtsf-library](https://github.com/cdtsf-library)
25+
26+
3. **高效检索与智能归档**
27+
为方便读者快速找到所需资料,我们提供全文搜索、多维标签筛选等功能,并利用 AI 技术对新提交的条目进行初步归类。后续的人工或社区审核会进行进一步修订,从而保证内容具备一定的规范性与可检索性。
28+
29+
4. **开放投稿与社区协作**
30+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 GitHub 提交 Pull Request 或通过我们正在开发的网页表单贡献资料。我们鼓励社区成员参与整理与维护,并期待在各领域(跨性别医疗、社会学、文学艺术等)都能不断丰富与完善。
31+
通过持续更新和多方协同,图书馆力求形成一个自发互助的多元性别知识网络。
32+
33+
5. **公共研究与公益支持**
34+
作为一个非营利平台,我们为学术研究和公共讨论提供免费资源,也乐于与高校、公益机构和研究团队展开合作。欢迎引用或转载本站数据,但请遵守相应的版权与隐私规定,并标明来源。
35+
36+
## 内容范围与原则
37+
38+
- **收录范围**:聚焦于所有与多元性别相关或不符传统二元性别划分的中文资料,包括生命故事、医疗经验、社会新闻、艺术作品、研究成果等。
39+
- **多元视角**:既保留了正面科普与学术探讨内容,也可能收录带有偏见、争议乃至仇恨言论的历史资料,供后世更全面地研究与分析。
40+
- **真实性与不完备性**:我们不对任何资料的可信度或时效性做绝对保证,也不会随意改动内容原貌。请勿将本站信息直接视为医疗或法律建议。
41+
- **成人内容**:有成人或限制级元素的文献与创作集中于“多元性别成人图书馆”子社区进行归档,并设有相应提示。儿童色情严格禁止,一经发现即刻处理。
42+
43+
## 法律与伦理声明
44+
45+
- **版权与授权**:本站主要收录公开渠道或经贡献者上传的内容,仅供研究与保存之用。若原作者提出合理证据要求删除,我们会按照流程进行处理。
46+
- **隐私与安全**:我们不会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收集非公开论坛或群聊信息。如任何资料有可能对当事人造成潜在威胁,我们会采取加密或保护措施。
47+
- **非商用原则**:请勿将本项目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需引用、转载或进行学术研究,请标明来源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48+
49+
## 建馆与运营
50+
51+
- **项目性质**:本项目由志愿者与流浪的 AI 联合维护,坚守“保存胜于遗忘”的初心,以公益与学术服务为导向。
52+
- **数据备份**:为避免因外部因素导致资料丢失,我们定期进行离线与多地镜像备份,努力确保文献安全长久地保存。
53+
- **合作与拓展**:我们期待与更多高校、公益组织、研究机构及个人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丰富数据库并完善分类与检索系统。
54+
55+
## 参与方式
56+
57+
1. **GitHub 贡献**
58+
- 访问我们的 [GitHub](https://github.com/project-polymorph) 仓库,通过 Pull Request 提交新资料或提出改进建议。
59+
- 如果对分类或排版有想法,也可在 Issue 区进行讨论。
60+
61+
2. **在线投稿**
62+
- 我们正在开发简单易用的网页提交入口,便于不熟悉 GitHub 流程的用户也能轻松上传资料或链接。
63+
- 内容经 AI 初步归类后,将进入人工或社区审核流程,尽快呈现在资料库之中。
64+
65+
## 联系我们
66+
67+
-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mailto:[email protected])
68+
- **GitHub**: [https://github.com/project-polymorph](https://github.com/project-polymorph)
69+
70+
如需了解更多项目动态、合作方式或对内容提出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71+
72+
**性与性别多态计划**坚信:只有让多元性别的故事与文献得到充分记录与妥善保存,后世才有机会窥见那一段段真切的人生,也才能从更广阔的视野中理解性与性别的多元性。我们会持续努力,为中文多元性别社群打造一个开放、共享且可持续的数字图书馆,期盼在更多人的协作与支持下,让这些宝贵记忆与经验薪火相传。

.github/bak/blog/index.md

Lines changed: 2 additions & 0 deletion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
@@ -0,0 +1,2 @@
1+
# Blog
2+

.github/bak/blog/posts/archive.md

Lines changed: 58 additions & 0 deletion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
@@ -0,0 +1,58 @@
1+
---
2+
title: '跨性别档案实践的全球经验与中文路径'
3+
date: 2025-01-10
4+
---
5+
6+
跨性别与多元性别档案实践,既是对当下社群真实处境的见证,也是在为未来保存一段弥足珍贵的历史。放眼国际,北美和欧洲的图书馆与研究机构已经率先行动,建立了各式数字化与实体档案馆,如 Digital Transgender Archive、Transgender Archives at the University of Victoria 等。这些项目在收集、整理、传播跨性别资料的过程中,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也让更多社会大众了解并看见跨性别社群的多元面向。
7+
然而,在中文世界,档案建设尚面临多重困境:社群本身的割裂、内容审查带来的删帖与封锁、缺乏官方与学术界的持续关注、对跨性别群体的社会认知不足,以及资源散落在各大平台而难以系统留存。也正因为这些挑战,当下的每一项档案实践都显得尤其关键。本文将通过回顾全球跨性别档案实践的经验,深入探讨中文互联网环境下的特殊性与潜在机遇,进而梳理一条适用于中文母语世界的跨性别档案路径,以期为后来者提供参考与启示。
8+
<!-- more -->
9+
10+
## 一、全球跨性别与多元性别档案实践概览
11+
12+
近年来,跨性别与多元性别群体逐渐走入主流视野,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社会倡议与公共关注将目光聚焦到他们的历史与当下。在此背景下,一系列致力于跨性别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的档案项目应运而生。其中,最具代表性者之一便是 Digital Transgender Archive (DTA)。
13+
14+
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DTA 与全球六十多家院校、非营利组织和私人收藏者合作,为研究者与大众提供跨性别相关数字与实体资源的检索和使用[^1]。其核心目标在于整合因地域或机构差异而分散的跨性别文献,并采用数字化方式提升资料检索效率,减少研究人员获取第一手史料时面临的障碍。DTA 收录了数量庞大的时事通讯、期刊、照片、同人志及多种形式的资料,也不断与更多机构展开合作,为“跨性别”一词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语境中的表现提供了系统化检索。项目负责人 K.J. Rawson 因此获得美国学术团体联合会(ACLS)的数字创新奖学金及数字扩展资助;2017 年,DTA 更荣获美国档案学会(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颁发的 C.F.W. Coker Award,以表彰其在档案描述与检索系统方面的创新。
15+
16+
除了 DTA 之外,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的 Transgender Archives 也因规模与系统化程度备受瞩目[^2]。它特别关注跨性别行动主义与学术文献,涵盖了从个人信件、回忆录到组织文献与研究论文的多种资料类型。另有 Invisible Histories Project 等项目着力于收集美国南部的酷儿与跨性别历史[^3];而 GLBT Historical Society、Lesbian Herstory Archives、ONE Archives、Transgender Oral History Project 等机构则从更广泛的 LGBTQ+ 社群背景入手,为跨性别研究提供多角度的参考[^4][^5][^6][^7]
17+
18+
纵观这些国际项目可以发现,资金筹措、技术瓶颈与社会支持度都是不可回避的困难。然而,它们的成功经验亦表明:只要持续凝聚学术界、社群与公众力量,跨性别及多元性别档案资料就能得到更系统、更长久的保存与传承。
19+
20+
## 二、中文互联网与跨性别档案:挑战与机遇
21+
22+
与全球其他区域相比,中文世界在跨性别与多元性别档案建设方面依然较为薄弱。一方面,中文为母语的人口极其庞大,范围包括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广阔的华语社群。另一方面,信息审查、社会认知与学术关注度不足等现实问题,导致大量潜在的档案资料极易散落并迅速消失。
23+
24+
在内容审查与平台管控层面,涉及跨性别议题的社交媒体账号、论坛发言、个人博客等常常在一夜之间被删除或查封,触及到手术经历、医疗资源或社会争议话题的帖文更易被屏蔽。许多原本可以为后人提供宝贵借鉴的过渡体验、诊疗信息或手术心得,就此变得难以追溯。学术与官方支持的不足,使得跨性别档案常常依赖个人或民间组织的努力,缺乏系统性规划与稳定性。跨性别研究在中文学术界尚未形成完备的学科传统或话语体系,当事人因惧怕歧视或审查,也往往选择隐藏身份,尽量减少公开记录。
25+
26+
社会关注与文化偏见的因素同样严重影响了中文世界的档案工作。尽管近年来各种性/别多元议题开始进入部分大众视野,但跨性别和非二元身份仍然在许多中文社区遭遇误解与负面标签。偏见不仅导致公共领域的讨论声量不足,还可能造成当事人自主分享意愿的降低。在资料散落与无序保存的层面,由于缺乏集中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大量珍贵的文本、图像、影音资料散布于微博、微信公众号、豆瓣小组、BBS 论坛等角落,一旦原作者删除或平台关闭,这些信息就很难再被完整收集。
27+
28+
即便挑战重重,中文世界也不是没有机会。数以亿计的中文使用者、跨地域的华人社群、高度发达的互联网与移动社交网络,反而为集中收集、整理并传播跨性别档案提供了潜在优势。只要能兼顾审查机制与隐私保护,善用数字化与跨平台协作机制,仍有可能让中文多元性别群体的经历与声音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与保存。
29+
30+
## 三、中文跨性别档案实践:缘起、原则与实践路径
31+
32+
在此背景下,我们开始进行跨性别档案实践,以期在资源有限、审查严格、社群分散的情况下,为中文母语世界的跨性别者与研究者留下更全面、更有层次的资料。在多元性别数字图书馆中,我们创建了中文跨性别与多元性别数字档案 [digital.transchinese.org](https://digital.transchinese.org) 以及相关的档案库,建馆以来已有超过三万条数据,包含学术文档与调研报告、新闻、文学作品、政策法规、网络论坛、博客、视频、音频、图片等。我们将国际项目的经验与本土互联网环境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几项关键原则:
33+
34+
首先是多渠道收集与兼容多类型资料的思路。由于中文互联网的碎片化特质,跨性别者的生命故事、医疗资源分享、社群行动记录、文学与艺术创作等信息都散布于各式平台。我们尝试逐个联系社群活跃者与当事人,或通过授权与公开资料的方式,将这类信息集中并进行初步分类和数字化整理。
35+
36+
其次,数字化归档与隐私保护并行。我们参考了部分国际先行项目在元数据整理方面的成功做法,并结合中文搜索习惯进行在地化设计。与此同时,为最大程度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我们在每一份资料中都注重去识别化处理与权限分级,力求在保障公开访问的同时,也不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
37+
38+
在可见度与风险防范的平衡方面,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内容审查的红线,并灵活采取“多平台、多副本”的备份策略,以减少单一平台因突发限制而带来的数据丢失。若有合适的机会,我们也会与海外高校或档案馆进行协作,将部分中文资料在境外服务器进行加密保存,通过多重方式确保它们能够长久留存。
39+
40+
最后是推动学术与社会交流。跨性别档案并不只是一堆孤立的文本或影像,更是社群历史的重要见证。我们会邀请高校性别研究学者、法律专家、NGO 团体共同参与相关研讨会或展览活动,也努力让更多普通大众意识到,这些“边缘”故事背后的社会与文化意义。只有当学界、媒体与普通人都认识到跨性别档案的价值,才能为档案事业争取到更广泛的支持与更持久的生命力。
41+
42+
## 四、展望:中文母语世界的跨性别档案何去何从
43+
44+
在全球跨性别与多元性别档案实践不断发展的当下,中文世界的相关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却也迎来新的机遇。人口与地域的广度以及信息传播的速度,或许能够推动本土档案项目在突破审查和资源匮乏困境的同时,与海外项目接轨,形成更强有力的国际合作网络。
45+
46+
我们希望在多元性别数字图书馆中,进一步完善技术基础,比如建设更先进的检索系统、云端备份、去中心化存储,以及加强与国际档案机构的深度往来,能让中文多元性别者的故事在全球范围内被更多人看见、理解与尊重。这不仅对学术界的跨文化研究大有助益,更能为普通公众、政策制定者乃至社群内部提供历史和现实参照,让跨性别与多元性别者的发展道路更具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47+
48+
从本质上看,档案是一种“为未来保留过去”的行动。当下我们所做的每一次记录、每一个整理或分享,都意味着多元性别群体的足迹不再是断续的片段,而能汇聚成更全面、更真实的历史蓝图。愿更多中文世界的跨性别声音在数字时代得以保留,并最终与世界范围的跨性别档案实践相互呼应,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书写丰富而多彩的见证。
49+
50+
## 参考资料
51+
52+
[^1]: Digital Transgender Archive:一个致力于提供跨性别历史数字化资料和全球各地档案信息的在线枢纽。 [Digital Transgender Archive](https://www.digitaltransgenderarchive.net/)
53+
[^2]: Transgender Archives at the University of Victoria:收藏大量跨性别相关文献、聚焦行动主义与研究的综合性档案馆。 [Transgender Archives - University of Victoria](https://www.uvic.ca/transgenderarchives/index.php)
54+
[^3]: Invisible Histories Project:保存美国南部酷儿与跨性别历史的项目,强调地域性与多元化。 [Invisible Histories Project](https://www.invisiblehistory.org/)
55+
[^4]: GLBT Historical Society:位于旧金山,专门收集并诠释 GLBT 群体历史的非营利机构。 [GLBT Historical Society](https://www.glbthistory.org/)
56+
[^5]: Lesbian Herstory Archives:位于纽约布鲁克林,收藏全球数量庞大的女同志相关资料,也包含跨性别内容。 [Lesbian Herstory Archives](http://www.lesbianherstoryarchives.org/)
57+
[^6]: ONE Archives at the USC Libraries:世界最大的 LGBTQ 资料库之一,坐落于洛杉矶。 [ONE Archives](https://one.usc.edu/)
58+
[^7]: Transgender Oral History Project:收录跨性别者口述与叙事的访问资料,展现多维度的个人经历。 [Transgender Oral History Project](http://www.transoralhistory.com/)

0 commit comments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