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ommit 568fdd6

Browse files
committed
增加新文章「寒冬怎么过」
1 parent 7e0949f commit 568fdd6

File tree

1 file changed

+268
-0
lines changed

1 file changed

+268
-0
lines changed
Lines changed: 268 additions & 0 deletion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
@@ -0,0 +1,268 @@
1+
+++
2+
title = "寒冬怎么过"
3+
date = 2024-04-21T18:30:00-07:00
4+
lastmod = 2024-04-22T23:00:07-07:00
5+
tags = ["life", "work"]
6+
categories = ["life", "work"]
7+
draft = false
8+
toc = true
9+
+++
10+
11+
## <span class="section-num">1</span> 前言 {#前言}
12+
13+
>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长者 <br/>
14+
15+
在22年开始,经济下行的阴云就一直笼罩在每个人头上,无论国内国外,耳边听到的都是毕业,layoff的故事,并且裁员现在也还在[持续进行中](https://layoffs.fyi/)&nbsp;[^fn:1] <br/>
16+
17+
与光景好的时候,各种跳槽拿大包的蒸蒸日上的氛围相比,着实是云泥之别。 <br/>
18+
19+
最近这段时间, 我自己也因为各种遭遇,稍显消沉。 <br/>
20+
21+
所以就写了这篇文章,既为渡己,也为宽慰有同样遭遇和心情的朋友。 <br/>
22+
23+
24+
## <span class="section-num">2</span> 我所经历的寒冬 {#我所经历的寒冬}
25+
26+
从2022年到2024年 <br/>
27+
28+
29+
### <span class="section-num">2.1</span> 微信 {#微信}
30+
31+
我自己个人职场遭遇比较坎坷,22年以前的经历在之前的文章《[这些年走过的路:从广州到温哥华](https://ramsayleung.github.io/zh/post/2023/%E8%BF%99%E4%BA%9B%E5%B9%B4%E8%B5%B0%E8%BF%87%E7%9A%84%E8%B7%AF_%E4%BB%8E%E5%B9%BF%E5%B7%9E%E5%88%B0%E6%B8%A9%E5%93%A5%E5%8D%8E/)》写过, <br/>
32+
就不多赘述,就只说下自己经历过的寒冬和最近的种种遭遇。 <br/>
33+
34+
我在2020年加入了微信支付的委托代扣,当时的委托代扣还和付款码,收银台合称「基础支付」, <br/>
35+
虽然交易量不及付款码和收银台,但是也是属于同一个量级的。 <br/>
36+
37+
在2022年初的时候,当时整个腾讯里面都是铺天盖地的「降本增效」的「谣言」,要过冬。 <br/>
38+
39+
因为每年都说要过冬,所以我一直以为是在做预期管理,又是不想发太多年终奖,就没有太当一回事。 <br/>
40+
41+
到后来,腾讯的内部论坛开始逐渐出现各种「毕业论文」(被毕业同事们写的离别感言),然后毕业论文越来越多,有铺天盖地之势。 <br/>
42+
43+
我开始意识到,大规模的裁员真的在发生,有些业务线直接被砍,比如腾讯体育; <br/>
44+
有些是整个业务线被砍成一个中心,比如腾讯新闻(具体细节记不清了)。 <br/>
45+
46+
因为微信事业群人本来就不多,而且我们业务很核心,组里人也不多,算上老板也才只有10个人,所以我一直觉得这一刀不会砍得我们头上。 <br/>
47+
48+
腾讯午餐+午休大概有2个小时,我之前一般是在这段时间去健身房锻炼, <br/>
49+
然后运动完再去吃饭,回来工位的时候,同事一般都趴在座位或午休床上休息。 <br/>
50+
51+
某天,我如往常般吃完饭回工位,却看到旁边位置的两位同事没有如往常般休息, <br/>
52+
而是在窃窃私语。可能是今天有啥事情,不想大声说话影响其他同事休息吧,我并不在意。 <br/>
53+
54+
只是后面连续好几天,我都没有发现旁边的同事来上班,我就问另外一位同事,这位同事是休假了么?好像没有听到他提起。 <br/>
55+
56+
同事稍显惊讶,你不知道么?他被毕业了。 <br/>
57+
58+
我当时真的被这个消息惊呆了,着实没有想到裁员这样的事发生了,并切实在旁边的同事身上。 <br/>
59+
60+
我后面了解到,无论是什么组,都有10%的毕业指标,第一次感受到寒冬的凛冽。 <br/>
61+
62+
63+
### <span class="section-num">2.2</span> AWS {#aws}
64+
65+
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我在2022年年中拿到了AWS Canada的 Offer, 招聘的组是在AWS上面做CDN, 因为办签证等各种事情,我一直是等到2023年初才能入职。 <br/>
66+
67+
但是,在2023年初,AWS也开始向国内大厂学习,开始了裁员潮,很不幸的是,我的offer也受到影响,岗位被撤回了。 <br/>
68+
69+
但幸运的是,我只是岗位被撤回了,Offer没有被撤回,然后就被搬到一个为AWS 服务做碳排放工具的组。 <br/>
70+
71+
这个组完全没有营收,各种事情在我看来都非常离谱,具体的离谱事我在《[登陆加拿大一年后的体会](https://ramsayleung.github.io/zh/post/2024/%E7%99%BB%E9%99%86%E5%8A%A0%E6%8B%BF%E5%A4%A7%E4%B8%80%E5%B9%B4%E7%9A%84%E4%BD%93%E4%BC%9A/)》也介绍过了. <br/>
72+
73+
鉴于我以往的经历,我觉得这样的组在当前环境非常危险,说不定哪天组就没有了或者我人也没了,所以我就决定内部转组。 <br/>
74+
(4个月过后再看,这个组的确快要没了) <br/>
75+
76+
我还特意和转组的manager聊他们的营收和2024年的目标,最后挑了一个在大力招人,营收很可观的,在AWS上做Kafka的组。 <br/>
77+
78+
在当前环境下,如果有很多HeadCount招人,起码能说明是个很被重视的组。 <br/>
79+
80+
然而,在我加入这个组1个半月后,有一天,我们的总监突然出现在团队的会议上,说有个组织变动的决定要宣布,你们组全部人都合并到S3去。 <br/>
81+
82+
会议室上,大家面面相觑,这又是哪一出,Kafka和S3是同一个东西嘛? <br/>
83+
84+
决定就是决定,并没有商量的余地。 <br/>
85+
86+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交接,我们手上所有的东西都交接给其他团队, <br/>
87+
我就这样成为了S3的一员,我又开创了一年经历3个团队的新纪录(如果算上入职前的招聘团队,那就是4个团队了) <br/>
88+
89+
我可以自我安慰道,总不会连S3都要裁吧,S3起码是个暂时安全的好去处,我也不需要向其他人解释我在做什么业务,S3是什么了。 <br/>
90+
91+
只是相处下来,人nice, 技术又好,管理风格又放权透明的Kafka组 manager 也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决定不加入 S3, 让我惋惜了好久,好不容易遇上个好 manager, 只叹缘分不够. <br/>
92+
93+
94+
## <span class="section-num">3</span> 凛冬将至 {#凛冬将至}
95+
96+
97+
### <span class="section-num">3.1</span> 寒冬的征兆 {#寒冬的征兆}
98+
99+
作为经历了各种寒冬毕业潮的「老毕业员」了,我可以分享下自己的个人经验,来说下寒冬来临的征兆。 <br/>
100+
101+
102+
#### <span class="section-num">3.1.1</span> 停止招聘 {#停止招聘}
103+
104+
公司停止招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这个意味着业务要停止扩张,起码对前景不看好。 <br/>
105+
106+
这个直观的数据,可以直接从官网或者各种的招聘网站看到。 <br/>
107+
108+
109+
#### <span class="section-num">3.1.2</span> 谣言纷纷 {#谣言纷纷}
110+
111+
各种小道消息,谣言开始疯传。 <br/>
112+
113+
谣言着实是遥遥领先的预言,大部分都会成真。 <br/>
114+
115+
因为很多的小道消息,就是HR和财务团队放出来的,给员工提前做预期管理。 <br/>
116+
117+
真的要裁你,约谈的时候,你就不至于毫无心理准备,HR团队就免去了很多的麻烦,和你说「内网或者脉脉上面早就有人提起过了」。 <br/>
118+
119+
120+
#### <span class="section-num">3.1.3</span> 领导离职 {#领导离职}
121+
122+
各种中层领导,GM或者总监开始突然离职, 这个时候就要开始注意了。 <br/>
123+
124+
因为他们的位置比你高,知道的消息比你多,可能是收到暗示,先行跑路, <br/>
125+
126+
或者是领导离职,底下员工就更容易拿捏了,毕竟能出头的人都没了。 <br/>
127+
128+
129+
### <span class="section-num">3.2</span> 引「雷」位 {#引-雷-位}
130+
131+
要预测什么位置容易被雷,首先要理解企业裁员背后的逻辑: <br/>
132+
133+
134+
#### <span class="section-num">3.2.1</span> 业务裁撤 {#业务裁撤}
135+
136+
环境好的时候,多养些不赚钱的创新业务,好向投资人讲故事,拉升股价,对企业而已,是无伤大雅。 <br/>
137+
138+
但是在寒冬来临的时候,企业要做的就是所谓的「降本增效」。 <br/>
139+
140+
企业裁员是为了缩减成本,提高利润率,所以如果你所在的业务不赚钱,那么你就很危险了。 <br/>
141+
142+
很多时候,并不是要把你这个人给裁掉,而是说这个业务要舍弃了,对应的岗位没有了,在这个岗位上的人被顺便抹掉了。 <br/>
143+
144+
所以如果你所在的业务不赚钱,就要早做准备。 <br/>
145+
146+
总是有程序员说,要写让人看不懂的代码,这样就有job security, 不会被裁。 <br/>
147+
148+
有不少朋友是把段子当真,但当真的要裁撤业务线的时候,你的领导,你领导的领导都可能被裁掉,谁又会去看你的代码呢。 <br/>
149+
150+
151+
#### <span class="section-num">3.2.2</span> 摊大饼 {#摊大饼}
152+
153+
还有另外一种裁员方式就是「摊大饼」,就是搞指标摊派,比如每个组要裁10%的人。 <br/>
154+
155+
HR可能就会给每个组的人拉数据,比照薪资,绩效,工作年限等因素,然后就拉出一串清单给 manager, 如果 manager 没有强烈反对的话,一般就是名单上的人了。 <br/>
156+
157+
manager 大概率就顺水推舟了,毕竟一个人出去了,另外一个人就要进去,谁都不愿作这个恶人。 <br/>
158+
159+
如果你在同一级别待了比较久,那么你就比较危险,一个是会被认为没有快速晋升,潜力不足; <br/>
160+
另外一个在同一级别待久了,薪资在同一级别就显得很高,对公司而言,性价比就下降了。 <br/>
161+
162+
所以升职比加薪重要,只加薪不升职就比较危险。 <br/>
163+
164+
如果绩效不好,那么就很容易被顺便雷了,道理就不言自明了。 <br/>
165+
166+
工作年限短的,也容易被雷,因为对业务熟悉程度不够,裁了对业务影响也不大;另外年限短,赔偿也少。 <br/>
167+
168+
169+
## <span class="section-num">4</span> 过冬准备 {#过冬准备}
170+
171+
172+
### <span class="section-num">4.1</span> 锻炼身体 {#锻炼身体}
173+
174+
身体是一切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br/>
175+
176+
所以要好好运动,健康生活。 <br/>
177+
178+
运动还可以产生足够的多巴胺,可以让你感觉心情愉悦,降低焦虑感。 <br/>
179+
180+
穿上鞋子,出去跑个步吧。 <br/>
181+
182+
183+
### <span class="section-num">4.2</span> 持续学习 {#持续学习}
184+
185+
> 沉舟侧畔千帆过 枯树前头万木春 <br/>
186+
187+
总有人问,在现在这个环境下,学习是否还有用? <br/>
188+
189+
在我看来,学习无论在什么时候,都非常有用,所以要持续学习,终身学习。 <br/>
190+
191+
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在市场下行的时候不做好准备,那么市场上调的时候,又怎么能抓住机会,拿到好的 Offer 呢。 <br/>
192+
193+
所以在寒冬时候学习,既是一个「无本抄底,低位建仓」的机会,也是一个降低焦虑感的手段。 <br/>
194+
195+
如果你一直担心被裁员,那么只要你持续地在学习,持续地在刷题,那么被裁员了,也有信心可以再找一个新工作。 <br/>
196+
197+
总不成天天在摸鱼打混,离职就能找到新工作吧。 <br/>
198+
199+
你的信心是来源于你的行动的。 <br/>
200+
201+
202+
### <span class="section-num">4.3</span> 去杠杆, 减少债务 {#去杠杆-减少债务}
203+
204+
对于裁员焦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担心失去工作后,失去收入来源。 <br/>
205+
206+
每个人的账务状况和收入状况都不一样,没有办法给出具体的建议。 <br/>
207+
208+
但是思路和企业是一样的,是「降本增效」。 <br/>
209+
210+
减少不必要的开销,降低债务水平,例如手上有余钱的可以考虑提前还房贷,而不是再去投资。 <br/>
211+
212+
你投资的收益还不一定能跑赢房贷利率。 <br/>
213+
214+
有应急资金,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br/>
215+
216+
因为各种毕业潮,导致「独立开发」或者「副业」的概念在程序员间兴起,大家都希望有自己的小生意,希望有稳定的「睡后收入」。 <br/>
217+
218+
希望肯定是这样希望,但是不要在失业焦虑和急功近利的情况下去开展副业,因为那样很容易受挫后变成沮丧,进而变成更加消极。 <br/>
219+
220+
先把主业给干好,有余力的时候,再多思考下,再看下是否有机会,不要因小失大。 <br/>
221+
222+
不要用战术上的冒进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br/>
223+
224+
225+
### <span class="section-num">4.4</span> No Loyalty {#no-loyalty}
226+
227+
摆正心态。 <br/>
228+
229+
对于企业而言,裁员只是他们的经营手段之一。 <br/>
230+
231+
不需要为被裁员而去愤恨,抱怨一家公司, 毕竟「交绝无恶声,去臣无怨词」 <br/>
232+
233+
也无需去拟人化一家公司,公司并不是人,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一个集体。 <br/>
234+
235+
不要抱有“我为你付出了这么久,加班这么多,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阿” <br/>
236+
237+
只要把补偿给到位,就不要和公司有太多无谓的纠缠。 <br/>
238+
239+
同样,也不要对公司有所谓的 loyalty 的想法,只要尽好员工的职责,对得起公司的发的薪水,有足够的责任心就够了。 <br/>
240+
241+
如果以后有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应该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br/>
242+
243+
毕竟公司裁你没有考虑你是否刚结婚还是在还房贷,你离开公司自然也不需要考虑会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br/>
244+
245+
换位思考,fair enough. <br/>
246+
247+
248+
### <span class="section-num">4.5</span> Be Happy {#be-happy}
249+
250+
因为最近到报税季,需要处理跨国税务的问题,公司给指派了一位 Deloitte 的会计师,上周在咨询完税务问题之后,就和会计师在会议软件上聊起天来。 <br/>
251+
252+
看名字,听声音,还有不时爽朗的笑声,我以为会计师是位白人的小姐姐。 <br/>
253+
254+
没想到聊下来才知道,原因这位声音年轻的小姐姐,年龄已经和我母亲相仿,女儿都已经大学毕业了。 <br/>
255+
256+
这位大姐姐就和分享了她的背景,北美和亚洲各地多年的工作经历,我顺便聊起自己的经历,最近我面临各种 re-org, 还有我知道的各种tech company 的 layoff, 以及我的其他见闻。 <br/>
257+
258+
大姐姐也对此也表示认同,并且分享了她的见解,并安慰起我来,后面还提起她的女儿也和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不过在西雅图。 <br/>
259+
260+
就这样我们不知不觉地聊了大概45分钟左右,最后挂断之前,大姐姐和我说: <br/>
261+
262+
> Just be happy and control what you can control. <br/>
263+
264+
如果感觉消沉,多和朋友或家人聊天。 <br/>
265+
266+
也把她的话赠给大家, **Be Happy** <br/>
267+
268+
[^fn:1]: <https://layoffs.fyi> <br/>

0 commit comments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