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9 | 469 | 云云。
|
470 | 470 | 是謂「析浮點數」之術也。
|
471 | 471 |
|
| 472 | +除「上位冪」以四。名之曰「整除大數限」。 |
| 473 | + |
| 474 | +吾有一術。名之曰「取底除」。欲行是術。必先得二數曰「實」。曰「法」。是術曰。 |
| 475 | + 施「正負」於「法」。名之曰「法符」。乘「法」以「法符」。名之曰「法值」。乘「實」以「法符」。名之曰「乙」。 |
| 476 | + 施「正負」於「乙」。名之曰「乙符」。乘「乙」以「乙符」。名之曰「實值」。 |
| 477 | + 除「法值」於「實值」。所餘幾何。名之曰「餘」。 |
| 478 | + 減「餘」於「實值」。除其以「法值」。取一以施「取整」。名之曰「商」。 |
| 479 | + 若「乙符」小於零者。若「餘」不等於零者。 |
| 480 | + 減「商」於負一。昔之「商」者。今其是矣。 |
| 481 | + 減「餘」於「法值」。昔之「餘」者。今其是矣。 |
| 482 | + 云云。云云。 |
| 483 | + 吾有一物。名之曰「商餘」。其物如是。 |
| 484 | + 物之「「商」」者。數曰「商」。 |
| 485 | + 物之「「餘」」者。數曰「餘」。 |
| 486 | + 是謂「商餘」之物也。 |
| 487 | + 乃得「商餘」。 |
| 488 | +是謂「取底除」之術也。 |
| 489 | + |
| 490 | +吾有一術。名之曰「取整除」。欲行是術。必先得二數曰「實」。曰「法」。是術曰。 |
| 491 | + 施「正負」於「法」。名之曰「法符」。乘「法」以「法符」。名之曰「法值」。 |
| 492 | + 施「正負」於「實」。名之曰「實符」。乘「實」以「實符」。名之曰「實值」。 |
| 493 | + 乘「法符」於「實符」名之曰「符」。 |
| 494 | + 除「法值」於「實值」。所餘幾何。名之曰「餘」。 |
| 495 | + 減「餘」於「實值」。除其以「法值」。取一以施「取整」。名之曰「商」。 |
| 496 | + 除「法值」以二。若「餘」不小於其者。 |
| 497 | + 加「商」以一。昔之「商」者。今其是矣。 |
| 498 | + 減「餘」以「法值」。昔之「餘」者。今其是矣。 |
| 499 | + 云云。 |
| 500 | + 乘「商」以「符」。昔之「商」者。今其是矣。 |
| 501 | + 乘「餘」以「符」。昔之「餘」者。今其是矣。 |
| 502 | + 吾有一物。名之曰「商餘」。其物如是。 |
| 503 | + 物之「「商」」者。數曰「商」。 |
| 504 | + 物之「「餘」」者。數曰「餘」。 |
| 505 | + 是謂「商餘」之物也。 |
| 506 | + 乃得「商餘」。 |
| 507 | +是謂「取整除」之術也。 |
| 508 | + |
| 509 | +吾有一列。名之曰「半圓周率密率」。 |
| 510 | + 施「浮點移位」於八八四二七九七一九〇〇三五五五。於負四十九。充「半圓周率密率」以其。 |
| 511 | + 施「浮點移位」於四九六七七五七六〇〇〇二一五一一。於負一百零六。充「半圓周率密率」以其。 |
| 512 | + |
| 513 | +吾有一術。名之曰「分四象」。欲行是術。必先得二數曰「甲」。曰「上限」。是術曰。 |
| 514 | + 注曰「「甲須為有限非零數。」」 |
| 515 | + 注曰「「術尚不精。當以極密率除之。」」 |
| 516 | + 夫「甲」。夫「半圓周率密率」之一。取二以施「取整除」。名之曰「乙」。 |
| 517 | + 夫「乙」之「「商」」。名之曰「商」。夫「乙」之「「餘」」。名之曰「餘」。 |
| 518 | + 注曰「「半圓周率弧度即一象。」」 |
| 519 | + 施「絕對」於「商」。若其不小於「整除大數限」者。 |
| 520 | + 注曰「「商甚大。或算位不足而謬之。」」 |
| 521 | + 有數四。名之曰「移位」。 |
| 522 | + 夫「甲」。減零以「移位」。取二以施「浮點移位」。夫「上限」。取二以施「分四象」。 |
| 523 | + 夫其之「「角」」。夫「移位」。取二以施「浮點移位」。夫「上限」。取二以施「分四象」。乃得矣。 |
| 524 | + 云云。 |
| 525 | + 施「取底除」於「商」。於四。夫其之「「餘」」。名之曰「象」。 |
| 526 | + 夫「半圓周率密率」之二。乘其以「商」。減其於「餘」。昔之「餘」者。今其是矣。 |
| 527 | + 施「絕對」於「餘」。若其大於「上限」者。 |
| 528 | + 施「分四象」於「餘」。於「上限」。名之曰「解」。 |
| 529 | + 夫「解」之「「象」」。加其於「象」。夫四。取二以施「取底除」。 |
| 530 | + 夫其之「「餘」」。昔之「解」之「「象」」者。今其是矣。 |
| 531 | + 乃得「解」。 |
| 532 | + 若非。 |
| 533 | + 吾有一物。名之曰「解」。其物如是。 |
| 534 | + 物之「「角」」者。數曰「餘」。 |
| 535 | + 物之「「象」」者。數曰「象」。 |
| 536 | + 是謂「解」之物也。 |
| 537 | + 乃得「解」。 |
| 538 | + 云云。 |
| 539 | +是謂「分四象」之術也。 |
| 540 | + |
| 541 | +有數七分九釐。名之曰「正餘弦角限」。注曰「「略大於四十五度。」」 |
| 542 | + |
| 543 | +吾有一列。名之曰「正弦多項式」。 |
| 544 | + 除負一以六。充「正弦多項式」以其。 |
| 545 | + 除一以一二〇。充「正弦多項式」以其。 |
| 546 | + 除負一以五〇四〇。充「正弦多項式」以其。 |
| 547 | + 除一以三六二八八〇。充「正弦多項式」以其。 |
| 548 | + 除負一以三九九一六八〇〇。充「正弦多項式」以其。 |
| 549 | + 除一以六二二七〇二〇八〇〇。充「正弦多項式」以其。 |
| 550 | + 除負一以一三〇七六七四三六八〇〇〇。充「正弦多項式」以其。 |
| 551 | + 除一以三五五六八七四二八〇九六〇〇〇。充「正弦多項式」以其。 |
| 552 | + |
| 553 | +吾有一列。名之曰「餘弦多項式」。 |
| 554 | + 除負一以二。充「餘弦多項式」以其。 |
| 555 | + 除一以二四。充「餘弦多項式」以其。 |
| 556 | + 除負一以七二〇。充「餘弦多項式」以其。 |
| 557 | + 除一以四〇三二〇。充「餘弦多項式」以其。 |
| 558 | + 除負一以三六二八八〇〇。充「餘弦多項式」以其。 |
| 559 | + 除一以四七九〇〇一六〇〇。充「餘弦多項式」以其。 |
| 560 | + 除負一以八七一七八二九一二〇〇。充「餘弦多項式」以其。 |
| 561 | + 除一以二〇九二二七八九八八八〇〇〇。充「餘弦多項式」以其。 |
| 562 | + |
472 | 563 | 注曰「「正弦。同Javascript之Math.sin也。」」
|
473 | 564 | 今有一術。名之曰「正弦」。欲行是術。必先得一數曰「甲」。乃行是術曰。
|
474 | 565 | 注曰「「數小甚矣。乃得其身。否則以泰勒展開求之。復以週期性得其餘。」」
|
475 | 566 |
|
476 |
| - 施「絕對」於「甲」。若其小於零又一絲者。乃得「甲」也。 |
477 |
| - 減零以「半圓周率」。名之曰「負半圓周率」。 |
478 |
| - |
479 |
| - 若「甲」大於「半圓周率」者。 |
480 |
| - 減「甲」以「圓周率」。取一以施「正弦」。減其於零。乃得矣。 |
481 |
| - 云云。 |
482 |
| - |
483 |
| - 若「甲」小於「負半圓周率」者。 |
484 |
| - 加「甲」以「圓周率」。取一以施「正弦」。減其於零。乃得矣。 |
| 567 | + 施「絕對」於「甲」。名之曰「乙」。 |
| 568 | + 若「乙」小於「下位冪」者。 |
| 569 | + 乃得「甲」也。 |
| 570 | + 若「乙」小於「正餘弦角限」者。 |
| 571 | + 乘「甲」於「甲」。名之曰「二次冪」。 |
| 572 | + 施「求多項式」於「正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加其以一。乘其以「甲」。乃得矣。云云。 |
| 573 | + 若「乙」不大於「至巨數」者。 |
| 574 | + 施「分四象」於「甲」。於「正餘弦角限」。名之曰「丙」。 |
| 575 | + 夫「丙」之「「角」」。名之曰「丁」。夫「丙」之「「象」」。名之曰「象」。 |
| 576 | + 乘「丁」於「丁」。名之曰「二次冪」。 |
| 577 | + 若「象」等於零者。 |
| 578 | + 施「求多項式」於「正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加其於一。乘其以「丁」。乃得矣。云云。 |
| 579 | + 若「象」等於一者。 |
| 580 | + 施「求多項式」於「餘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加其於一。乃得矣。云云。 |
| 581 | + 若「象」等於二者。 |
| 582 | + 施「求多項式」於「正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減其於負一。乘其以「丁」。乃得矣。云云。 |
| 583 | + 若「象」等於三者。 |
| 584 | + 施「求多項式」於「餘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減其於負一。乃得矣。云云。 |
485 | 585 | 云云。
|
486 |
| - |
487 |
| - 乘「甲」以「甲」。名之曰「二次冪」。 |
488 |
| - 乘「二次冪」以「甲」。名之曰「三次冪」。 |
489 |
| - 乘「二次冪」以「三次冪」。名之曰「五次冪」。 |
490 |
| - 乘「二次冪」以「五次冪」。名之曰「七次冪」。 |
491 |
| - 乘「二次冪」以「七次冪」。名之曰「九次冪」。 |
492 |
| - |
493 |
| - 除「三次冪」以六。名之曰「項二」。 |
494 |
| - 除「五次冪」以一百二十。名之曰「項三」。 |
495 |
| - 除「七次冪」以五千零四十。名之曰「項四」。 |
496 |
| - 除「九次冪」以三十六萬二千八百八十。名之曰「項五」。 |
497 |
| - |
498 |
| - 減「甲」以「項二」。加其以「項三」。減其以「項四」。加其以「項五」。乃得矣。 |
499 |
| - |
| 586 | + 施「不可算數乎」於「甲」。若其者。 |
| 587 | + 乃得「甲」也。 |
| 588 | + 施「不可算」。乃得矣。 |
500 | 589 | 是謂「正弦」之術也。
|
501 | 590 |
|
502 | 591 | 注曰「「餘弦。同Javascript之Math.cos也。」」
|
503 | 592 | 今有一術。名之曰「餘弦」。欲行是術。必先得一數曰「甲」。乃行是術曰。
|
504 | 593 | 注曰「「餘弦者。蓋正弦之變化所得。」」
|
505 | 594 |
|
506 |
| - 加「甲」以「半圓周率」。取一以施「正弦」。乃得矣。 |
507 |
| - |
| 595 | + 施「絕對」於「甲」。名之曰「乙」。 |
| 596 | + 若「乙」小於「下位冪」者。 |
| 597 | + 乃得一也。 |
| 598 | + 若「乙」小於「正餘弦角限」者。 |
| 599 | + 乘「甲」於「甲」。名之曰「二次冪」。 |
| 600 | + 施「求多項式」於「餘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加其以一。乃得矣。云云。 |
| 601 | + 若「乙」不大於「至巨數」者。 |
| 602 | + 施「分四象」於「甲」。於「正餘弦角限」。名之曰「丙」。 |
| 603 | + 夫「丙」之「「角」」。名之曰「丁」。夫「丙」之「「象」」。名之曰「象」。 |
| 604 | + 乘「丁」於「丁」。名之曰「二次冪」。 |
| 605 | + 若「象」等於零者。 |
| 606 | + 施「求多項式」於「餘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加其於一。乃得矣。云云。 |
| 607 | + 若「象」等於一者。 |
| 608 | + 施「求多項式」於「正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減其於負一。乘其以「丁」。乃得矣。云云。 |
| 609 | + 若「象」等於二者。 |
| 610 | + 施「求多項式」於「餘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減其於負一。乃得矣。云云。 |
| 611 | + 若「象」等於三者。 |
| 612 | + 施「求多項式」於「正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加其於一。乘其以「丁」。乃得矣。云云。 |
| 613 | + 云云。 |
| 614 | + 施「不可算數乎」於「甲」。若其者。 |
| 615 | + 乃得「甲」也。 |
| 616 | + 施「不可算」。乃得矣。 |
508 | 617 | 是謂「餘弦」之術也。
|
509 | 618 |
|
510 | 619 | 注曰「「反正弦。同Javascript之Math.asin也。」」
|
|
543 | 652 |
|
544 | 653 | 注曰「「正切。同Javascript之Math.tan也。」」
|
545 | 654 | 今有一術。名之曰「正切」。欲行是術。必先得一數曰「甲」。乃行是術曰。
|
546 |
| - 注曰「「數小甚矣。乃得其身。居零與二十二度三十分之間者。以泰勒展開求之。其餘或以三角恆等式。或以週期性可得。」」 |
547 |
| - |
548 |
| - 施「絕對」於「甲」。若其小於零又一絲者。乃得「甲」也。 |
549 |
| - |
550 |
| - 若「甲」大於「圓周率」者。減「甲」以「圓周率」。取一以施「正切」。乃得矣。云云。 |
551 |
| - 若「甲」小於零者。加「甲」以「圓周率」。取一以施「正切」。乃得矣。云云。 |
| 655 | + 注曰「「數小甚矣。乃得其身。其餘或以三角恆等式。或以週期性可得。」」 |
552 | 656 |
|
553 |
| - 若「甲」大於「半圓周率」者。減「圓周率」以「甲」。取一以施「正切」。減其於零。乃得矣。云云。 |
554 |
| - |
555 |
| - 除「半圓周率」以二。若其小於「甲」者。 |
556 |
| - 減「半圓周率」以「甲」。取一以施「正切」。除其於一。乃得矣。 |
557 |
| - 云云。 |
558 |
| - |
559 |
| - 除「半圓周率」以四。若其小於「甲」者。 |
560 |
| - 除「甲」以二。取一以施「正切」。名之曰「半甲正切」。 |
561 |
| - |
562 |
| - 乘「半甲正切」以「半甲正切」。減其於一。名之曰「分母」。 |
563 |
| - 乘「半甲正切」以二。除其以「分母」。乃得矣。 |
| 657 | + 施「絕對」於「甲」。名之曰「乙」。 |
| 658 | + 若「乙」小於「下位冪」者。 |
| 659 | + 乃得「甲」也。 |
| 660 | + 若「乙」小於「正餘弦角限」者。 |
| 661 | + 乘「甲」於「甲」。名之曰「二次冪」。 |
| 662 | + 施「求多項式」於「正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加其以一。乘其以「甲」。名之曰「勾」。 |
| 663 | + 施「求多項式」於「餘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加其以一。名之曰「股」。 |
| 664 | + 除「勾」以「股」。乃得矣。云云。 |
| 665 | + 若「乙」不大於「至巨數」者。 |
| 666 | + 施「分四象」於「甲」。於「正餘弦角限」。名之曰「丙」。 |
| 667 | + 夫「丙」之「「角」」。名之曰「丁」。夫「丙」之「「象」」。名之曰「象」。 |
| 668 | + 乘「丁」於「丁」。名之曰「二次冪」。 |
| 669 | + 若「象」等於零者。 |
| 670 | + 施「求多項式」於「正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加其於一。乘其以「丁」。名之曰「勾」。 |
| 671 | + 施「求多項式」於「餘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加其於一。名之曰「股」。 |
| 672 | + 除「勾」以「股」。乃得矣。云云。 |
| 673 | + 若「象」等於一者。 |
| 674 | + 施「求多項式」於「餘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加其於一。名之曰「勾」。 |
| 675 | + 施「求多項式」於「正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減其於負一。乘其以「丁」。名之曰「股」。 |
| 676 | + 除「勾」以「股」。乃得矣。云云。 |
| 677 | + 若「象」等於二者。 |
| 678 | + 施「求多項式」於「正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減其於負一。乘其以「丁」。名之曰「勾」。 |
| 679 | + 施「求多項式」於「餘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減其於負一。名之曰「股」。 |
| 680 | + 除「勾」以「股」。乃得矣。云云。 |
| 681 | + 若「象」等於三者。 |
| 682 | + 施「求多項式」於「餘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減其於負一。名之曰「勾」。 |
| 683 | + 施「求多項式」於「正弦多項式」。於「二次冪」。乘其以「二次冪」。加其於一。乘其以「丁」。名之曰「股」。 |
| 684 | + 除「勾」以「股」。乃得矣。云云。 |
564 | 685 | 云云。
|
565 |
| - |
566 |
| - 乘「甲」以「甲」。名之曰「二次冪」。 |
567 |
| - 乘「二次冪」以「甲」。名之曰「三次冪」。 |
568 |
| - 乘「二次冪」以「三次冪」。名之曰「五次冪」。 |
569 |
| - 乘「二次冪」以「五次冪」。名之曰「七次冪」。 |
570 |
| - 乘「二次冪」以「七次冪」。名之曰「九次冪」。 |
571 |
| - |
572 |
| - 除「三次冪」以三。名之曰「項二」。 |
573 |
| - 乘「五次冪」以二。除其以十五。名之曰「項三」。 |
574 |
| - 乘「七次冪」以十七。除其以三百十五。名之曰「項四」。 |
575 |
| - 除「九次冪」以六十二。除其以二千八百三十五。名之曰「項五」。 |
576 |
| - |
577 |
| - 加「甲」以「項二」。加其以「項三」。加其以「項四」。加其以「項五」。乃得矣。 |
578 |
| - |
| 686 | + 施「不可算數乎」於「甲」。若其者。 |
| 687 | + 乃得「甲」也。 |
| 688 | + 施「不可算」。乃得矣。 |
579 | 689 | 是謂「正切」之術也。
|
580 | 690 |
|
581 | 691 | 注曰「「反正切。同Javascript之Math.atan也。」」
|
|
0 commi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