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ommit 53a7d42

Browse files
author
robot
committed
fix: typo
1 parent 0c0ce25 commit 53a7d42

File tree

1 file changed

+2
-4
lines changed

1 file changed

+2
-4
lines changed

problems/335.self-crossing.md

Lines changed: 2 additions & 4 deletion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
@@ -51,11 +51,9 @@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self-crossing/
5151

5252
## 思路
5353

54-
符合直觉的做法是$O(N)$时间和空间复杂度的算法。这种算法非常简单,但是题目要求我们使用空间复杂度为$O(1)$的做法
54+
符合直觉的做法是$O(N)$时间和$O(B)$空间复杂度的算法,其中 B 为障碍物的个数,也就是行走过程中经过的坐标点的个数。这种算法非常简单,关于空间复杂度为$O(N)$的算法可以参考我之前的[874.walking-robot-simulation](https://github.com/azl397985856/leetcode/blob/be15d243a3b93d7efa731d0589a54a63cbff61ae/problems/874.walking-robot-simulation.md)。 思路基本是类似,只不过 obstacles(障碍物)不是固定的,而是我们不断遍历的时候动态生成的,我们每遇到一个点,就将其标记为 obstacle。随着算法的进行,我们的 obstacles 逐渐增大,最终会增加到 $O(B)$
5555

56-
关于空间复杂度为$O(N)$的算法可以参考我之前的[874.walking-robot-simulation](https://github.com/azl397985856/leetcode/blob/be15d243a3b93d7efa731d0589a54a63cbff61ae/problems/874.walking-robot-simulation.md)。 思路基本是类似,只不过 obstacles(障碍物)不是固定的,而是我们不断遍历的时候动态生成的,我们每遇到一个点,就将其标记为 obstacle。随着算法的进行,我们的 obstacles 逐渐增大,最终和 N 一个量级。
57-
58-
我们考虑进行优化。我们仔细观察发现,如果想让其不相交,从大的范围来看只有两种情况:
56+
但是题目要求我们使用空间复杂度为$O(1)$的做法。我们考虑进行优化。我们仔细观察发现,如果想让其不相交,从大的范围来看只有两种情况:
5957

6058
1. 我们画的圈不断增大。
6159
2. 我们画的圈不断减少。

0 commit comments

Comments
 (0)